1、灌溉
宿根花卉雖然可以從天然降雨中獲得所需要的水分,但是由于天然降雨的不均勻,常常不能達到宿根花卉的生長需要。在干旱缺雨的季節,對宿根花卉正常生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灌溉工作是宿根花卉養護管理的重要環節。
灌溉用水以軟水為宜,不要使用硬水,用河水、池塘水和湖水為好。井水溫度往往和地面溫度相差較大,一般應抽取存放一段時間后,再行使用;工業廢水常有污染,對植物有害,不可利用。
宿根花卉基地介紹說,宿根花卉幼苗期,因植株過小,宜使用細孔噴壺或霧狀噴灌系統噴水,以免水力過大將小苗沖倒并玷污葉面。幼苗栽植后的灌溉對成活關系甚大,幼苗會因干旱而使生長受到阻礙,甚至死亡。一般情況下在移植后要隨即灌一次透水;過3—4天后,再澆一次水;再過5—6天,灌第三次水。灌水完成后要及時松土。有些在盛夏易染病的宿根花卉應控制環境濕度。
2、施肥
宿根花卉基地工作人員介紹養護中養分管理可參考綠地養護。應強調的是宿根花卉屬草本植物,比木本植物對肥料養分比較敏感。宿根花卉和草坪也有區別,如果土壤養分不足、不全面,則會嚴重影響其開花,影響景觀效果。下面宿根花卉基地工作人員向您詳細介紹基肥和追肥的方法
3、中耕除草
宿根花卉基地工作人員介紹說,松土和除草是花卉養護的重要環節。種植土壤表層因降雨、澆水施肥等因素的影響,會逐漸板結而妨礙土壤的透水通氣性能。松土的目的是為宿根花卉的根系的生長和養分的吸收創造良好的條件。松土的深度依宿根花卉根系的深淺及生長時期而定,以防傷及花卉根系。松土時,株行中間處應深耕,近植株處應淺耕,深度一般為3—5cm.中耕作業、除草和施肥作業同時進行。
雜草和花卉爭水爭肥,嚴重影響園林景觀,需要及時清理。按人工除草要求要做到除早、除小、除了,不留種子,不留后患。除草不但要清理栽培地上的雜草,還應將附近環境中的雜草除凈。多年生雜草需要連根拔除。不用化學除草為好,基本沒有保護宿根花卉的除草劑,而且對其他的園林植物威脅很大。此外采用“地面覆蓋”,如草炭、塑料地膜等可防止雜草發生。
4、修剪整形
宿根花卉基地工作人員介紹說,很多宿根花卉一般不用修剪,自然生長,不用人為控制。有一部分宿根花卉品種花葉并荗,枝條生長較快、茂密,自然生長植株較高,下部枝葉枯黃,植株易倒伏、雜亂,可通過適當的低剪使高度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使枝葉細膩、花枝增多、花數增加、花期一致。有些花卉為了表現其觀賞特點,需要采取一些修剪措施。
其修剪的手法主要是摘心、除芽、捻梢、曲枝、去蕾、修枝等。如菊花摘心可以使枝條充裕,除葡萄牙的目的在于除去過多的腋芽,限制枝數的增加和過多花朵的萌發,使保留的花朵大而闌珊 捻梢也是為了抑制新枝條的徒長,促進花芽形成,扭枝手法常用在立菊的整形時,把強壯直立的枝條向側方壓曲,弱枝則扶之直立;去花蕾是指除去側蕾而留頂蕾,菊花、大麗花多用此法;修枝就是在宿根花卉開花后,對不具備觀賞價值的殘枝、殘果及枯枝、病蟲害枝等剪除,從而改良植株的通風透光條件,減少養分的消耗。
上一條: 時令草花在植物墻中的應用的造景原則
下一條: 無